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西北研究院在祁连山高寒草甸长期封育实验中揭示植被恢复与景观格局响应新机制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2025-09-06    

  

高寒及高纬度生态系统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下最为脆弱的区域,其退化加剧威胁着水源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汇等关键生态功能。草地围封禁牧是高寒地区最常用的恢复手段,但其在不同海拔和生态系统类型中的生态效应仍缺乏系统认识。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团队以祁连山海拔2980-4164米的垂直样带为研究对象,分别与5个典型生态系统设置围封(EN)与放牧对照(CK)小区,并同步布设自动气象监测设备,持续开展了为期15年的长期围封试验,以系统地评估草地封育在不同海拔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响应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围封有效改善了高寒生态系统的景观结构,降低了景观破碎度,并增强了斑块间的空间连通性。2)围封显著提升了植被地上生物量(AGB)和枯落物量(LB),其中灌丛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增幅最为显著,分别达到2.2倍和2.6倍(AGB),以及8.8倍和2.8倍(LB)。3长期围封导致群落结构趋于简化,莎草科植物占据主导地位,禾本科植物的分布范围则随之扩大,呈现出优势度提升和空间扩张的趋势。

1 围封对不同高山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的影响

2 长期围封导致高寒草甸群落结构趋于简化

该成果以Fifteen Years of Grazing Exclusion Reshapes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cross Alpine Ecosystem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Northwestern China为题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