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青海省祁连县“11.23”5.2级地震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2015-11-23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3日5时02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北纬38.0度,东经100.4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距离祁连县城约25公里,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市区约130公里,距西宁市约200公里。截至2015年11月23日9时30分,青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此次地震的余震49个,其中最大余震为M2.8级。中科院寒旱所黑河上游站地处祁连县扎麻什克乡黑河大峡谷腹地,距离震中约60km,有较强震感,但暂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图1 青海省祁连县“11.23”5.2级地震震中位置

 

      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北缘,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生代末—新生代早期的碰撞及持续至今的向北推挤作用的远程效应的影响,该地区是现今的地壳活动地区,其中地壳形变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地壳形变监测显示,隆起区垂直位移速率最大可达15mm/a,沉降区最大位移速率为-15mm/a。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相对隆升变化与该区地震具有密切的关系,河西走廊相对下降、祁连山相对隆升的后期是地震多发时期,河西走廊相对隆升、祁连山相对下降的后期是地震少发时期,这与该区处于挤压体制下的区域构造背景密切相关(陈柏林和刘建生,2009)。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11.23”5.2级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地槽褶皱带的托莱山,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该区地质构造不仅有较长的发展演化历史,而且现今活动强烈,自北而南可划分为中朝准地台的阿拉善台垄祁连地槽褶皱系的走廊过渡带、北祁连地槽褶皱带。始新世开始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强烈挤压,加上中朝地块的阻挡,整个青藏高原便进入了大陆地壳缩短加厚和大幅度隆升的阶段,在隆升过程中,一系列与早已发育的北西西走向的深断裂发生逆冲兼左旋走滑运动,其中以祁连山北缘断裂活动最强,从而形成强震活动带,在上述区域动力和断裂格局控制下,发育着若干第三、第四纪的构造盆地,如河西走廊断陷带、门源盆地等。


 

        历史上,祁连山地区曾多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是地震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曾于1958年、1984年和1991年发生过5.1级地震、5.3级地震和5.1级地震(青海省地震局)。

 

图2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及邻区地震分布图

       1—活动断裂;2—8.0级地震;3—7.0~7.9级地震;4—6.0~6.9级地震;5—5.0~5.9级地震/4.0~4.9级地震;6—震级/发震时间。


       祁连县区内地形复杂,河谷纵横,山峦重叠,地形陡峭且切割深邃,部分山体破碎、侵蚀严重,滑坡、泥石流、崩塌发育。境内S204公路黑河峡谷段(扎麻什乡到野牛沟乡段,长约50km;中科院寒旱所黑河上游站就坐落在黑河峡谷内),沿黑河右岸开山修建,地形狭窄、陡峭。黑河峡谷两侧主要为碎屑岩地区,岩性主要以泥岩、砂岩、泥岩夹砂岩、砂岩夹页岩及页岩为主,其中泥岩、页岩具有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的特性,极易形成软弱结构面。崩塌、落石现象严重,特别是夏季雨后,许多路段被落石部分掩埋,并曾导致S204公路部分路段改线。近年来,相关部门在S204公路黑河段关键危险路段补建了多处挡土墙和护坡,有效地防治了重大隐患,但仍有部分路段在雨后发生崩塌和落石现象。


        本次地震造成黑河峡谷局部地段出现小型崩塌现象,但尚未造成损失。但狭窄的地形、破碎的岩体、湍急的河流(多年均径流量约8亿方),极易在大震以后阻断交通,并形成多处堰塞湖,威胁到黑河峡谷段居民安全,寒旱所黑河上游站首当其冲,并会对下游扎麻什乡等地造成很大安全隐患。

图3 黑河大峡谷地形及雨后灾害

 

图4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岩石崩塌(黑河上游站葫芦沟观测流域)

参考文献:
陈柏林, 刘建生.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地区大地形变与地震的关系. 地质通报, 2009, 28(10): 1439-1447.
青海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目录.

相关文章